首頁 > 交通文藝廣播 > 雙十一臨近,接到這樣的電話要注意!

手機版百姓熱線
空白

雙十一臨近,接到這樣的電話要注意!

2020年11月05日 17:11

(據FM1059延邊交通文藝廣播報道)雙十一臨近,各種冒充客服類的詐騙開始爆發(fā)了。各類網絡購物平臺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通過獨特的創(chuàng)新購物模式,吸引消費者,也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當然這也招致了詐騙分子的關注,他們以購買的物品有問題可賠償為由對買家實施詐騙,而且不斷變化升級各種詐騙伎倆,讓受害人防不勝防。在這里,警方再次給“剁手黨"們提個醒。

據延邊州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介紹,此類詐騙,犯罪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買家的購物記錄等信息,隨后冒充某購物平臺的售后客服打電話給買家,以商品有質量問題可幫其辦理退款為由,實施詐騙。

方式由最初的讓受害人通過點擊退款鏈接、掃描支付寶二維碼、微信掃碼等方式,將受害人銀行卡上的錢轉走,衍化出加QQ,通過QQ語音溝通規(guī)避號碼標注的警示。

當前,又爆發(fā)了一種更新的模式,用共享屏幕的方式實時觀看受害人的賬戶信息和密碼以及銀行的驗證碼,在受害人無感知的情況下迅速將錢款轉走。從電話冒充到網絡冒充,最大的升級就是從現有存款到引導貸款,把冒充客服的詐騙金額大大提升。

近期,警方詳實披露了案件的相關內容,目的是為了全方位還原被騙過程,讓更多的群眾能夠直觀了解關鍵點,知道騙子們實施詐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從而能有效的避免上當受騙。

套路揭秘:

第一步:取得信任;第二步:謊稱貨品有質量問題,需要申請退款,并讓受害人添加“官方客服”微信、QQ等。第三步:誘使受害人轉賬,騙子會用受害人支付信用不足無法到賬等借口,一步步誘使受害人轉賬或者先從互聯網借貸產品中貸款,再轉賬。

民警提示:

1.如遇“客服”主動來電,要求辦理“退款、理賠”手續(xù),可登陸官網進行核實,切忌跳出原有平臺私下加微信、QQ進行相關操作!正規(guī)企業(yè)客服聯系買家基本是通過站內發(fā)送信息或官方電話不會通過手機聯系。即便是真有客服打電話,也請索要工號,進行反打官方電話進行核實。

2. 不要隨意提供身份證號、銀行卡賬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切勿隨意掃描對方發(fā)來的“二維碼”,更不要輕易點開來歷不明的“網頁鏈接”,謹防中木馬病毒或誤入釣魚網站。

3.無論是跟客服還是對其他人都不要開啟屏幕共享,更不要下載自己從未使用過的遠程操控軟件,將自己對手機的控制權交于他人。

4.如發(fā)現支付寶、微信賬號或銀行卡內的資金被無故轉走,請立即更改密碼,同時聯系相應的官方平臺處理,并撥打110報警。

[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如涉及版權,請致電。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聯系電話:0433—8157607。]

延邊信息港 / 延邊廣電客戶端
標簽: 受害人  詐騙  客服  QQ  冒充 

信息廣場

登錄天池云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