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迎新年,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年”是中國民俗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
吉林省民俗學家曹保明說:“中華民族是一個有5000年農(nóng)耕文化的民族,年最早是時間的節(jié)點,莊稼從種下去到豐收是為年,所以年的概念是對豐收的慶祝,一切的儀式、年俗都和珍惜生命與時間的節(jié)點有關(guān)?!?/p>
第一期
忘不掉的吉林“年味兒”
“年”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精神信仰,過年表達了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祖先的崇拜,品嘗美味食物,求個紅紅火火、甜甜蜜蜜。
這個時候,象征著甜蜜和如意的甜食,最為應(yīng)景。
而吉林各民族過年的餐桌上,酥甜的灶糖、香軟的元宵、豆香的粘豆包、勁道的打糕、甜蜜的沙琪瑪……
這些凝結(jié)在舌尖上的甜蜜經(jīng)過千百年積淀,形成了固有的“年”文化,隨著味蕾一代一代傳承。
灶 糖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糖瓜就是灶糖,
是小年的專供甜品。
全國各地小年的時間不盡相同,
吉林的小年在臘月二十三這天。
關(guān)于灶糖的神話傳說是東北小孩集體的兒時回憶。
相傳灶王是玉帝派往人間監(jiān)督善惡之神,
臘月二十三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
因此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舉行送灶儀式,
供上灶糖,
讓其甜甜嘴,
向玉帝多說好話。
而在歷史上,對于灶糖的現(xiàn)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xiàn)在南朝時,《荊楚歲時記》里記載道:“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薄澳z牙餳”就是今日的灶糖。
白居易在《歲月家宴戲示弟侄等》中也提到:“歲盞后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p>
灶糖的制作工序十分復(fù)雜。
從“熬糖”到“起鍋”,
再從“揉糖”到“拔糖”,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工細作。
在吉林,
灶糖是真正的節(jié)令食品,
只在小年臨近時才會出現(xiàn)在大街小巷,
商販滿載著各式各樣的灶糖,
有白色的,
也有乳白色的;
有帶芝麻的,
也有不帶的;
有稱斤賣的,
也有論個兒賣的。
灶糖最初只有長方形乳白色的,后來發(fā)展為各式各樣,但味道仍然是酥香粘甜,百年不變,空氣中都蕩漾著關(guān)于鄉(xiāng)愁的甜蜜氣息。
粘 豆 包
“粘豆包”這種東北冬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如今已經(jīng)搖身一變成了“網(wǎng)紅”,深受嗜甜愛粘的南方食客喜愛。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粘豆包原名叫做“年豆包”,是烙印著年味兒的傳統(tǒng)甜食。
(圖片來源新華社)
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
媽媽往往會在這一天給孩子打個電話,
說一句“粘豆包已經(jīng)蒸好了”。
東北人都懂,
這就是盼望孩子早點兒回家過年……
(素材來源新華社)
粘豆包的美味是真正屬于家鄉(xiāng)的味道,它的制作程序,被賦予了吉祥的寓意。
制作粘豆包之前要先發(fā)面,“發(fā)”意喻“發(fā)財”。過年的粘豆包用黃米面、白面制作出黃白兩種顏色,意為有金有銀。
最后把粘豆包放在蒸籠上蒸制,寓意生活“蒸蒸日上”,一年更比一年強。
粘豆包是滿族的傳統(tǒng)特色食品,已經(jīng)有上千年歷史,是當年滿族人狩獵、耕種、行商、越冬以及戰(zhàn)時的主要食品之一。
(素材來源新華社)
粘豆包的制作過程并不難,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多家庭自己手制的食品。
粘豆包一般是紅豆餡的,把紅豆加清水放入冰箱浸泡一夜,再加水煮約一個半小時,軟爛后加入足量的白糖,放適量鹽繼續(xù)熬煮,直到鍋底變干。
大黃米、大米按5:1比例磨粉備用,然后混合,把用溫水稀釋的酵母倒入面粉中,混合到面團可以粘合又不粘手為合適,發(fā)酵兩個小時。揪一小塊面團在掌心壓扁,放入小塊豆餡包住,再揉成圓形即可。
鍋中水開后,放入包好的粘豆包,蒸十五分鐘左右即可。
包好的粘豆包可以放在戶外保存過冬,吃的時候只要上鍋蒸制即可。
家鄉(xiāng)的粘豆包包住的是兒時的記憶,也是期盼游子回家的鄉(xiāng)愁。
打 糕
歡快的朝鮮族對甜食的熱愛也表現(xiàn)在過年的餐桌上。
打糕、朝鮮族八寶飯、江米條……每一種都是軟糯香甜,既可以果腹,也可以做零食。
每到春節(jié),朝鮮族的主婦們會擺出各種富有民族特色的豐盛的年飯年菜,其中打糕必然占據(jù)C位。
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guān)文獻中就有了打糕的身影,它當時被稱為“引絕餅”,凡逢佳節(jié)招待親朋好友的必備美食。
(素材來源汪清縣文化館)
打糕的原料是糯米,也可以用小黃米或糜子替代。
先將粘米淘凈蒸熟,放在打糕槽內(nèi)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塊而成。
一家人敲敲打打,也是年的熱鬧。
吃打糕時所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紅豆外,還可以用黃豆、綠豆、松子、栗子、紅棗、芝麻等。吃的時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塊,蘸著豆面吃。
過年時,朝鮮族主婦會端上一桌子飯菜,吃的時候老人坐主位,小輩在老人兩邊圍桌坐好,敬酒談笑,其樂融融。這就是年的滋味。
沙 琪 瑪
《渤海國記》中記載:“民歲時聚會作樂,善歌舞者,數(shù)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泵鑼懙氖菨M族過春節(jié)的情形。
嗜甜的滿族人,過年時餐桌上必備的就是甜食,年糕、粘水勺(類似粘豆包),還有現(xiàn)在年輕人喜歡吃的沙琪瑪。
(素材來源紀錄片《世界面食大會》)
沙琪瑪是滿族傳統(tǒng)小吃,是清朝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
傳說努爾哈赤遠征時見到一名叫“薩其馬”的將軍帶著妻子給他做的點心,努爾哈赤品嘗后大加贊賞,并把這種食物名改為“沙琪瑪”。
《光緒順天府志》記載過這種食物,“賽利馬為喇嘛點心,今市肆為之,用面雜以果品,和糖及豬油蒸成,味極美?!?/p>
(素材來源紀錄片《世界面食大會》)
沙琪瑪是可以家庭自制的。
將面粉、發(fā)酵粉、雞蛋加水混合攪拌揉成面團,醒10分鐘。用搟面杖搟成面皮,向中心折疊(折成4折);
用刀切成細面條狀,再加面粉將面條播散,然后放入油鍋炸(中火);
將糖水材料放入鍋里用中火熬,直至可以拉出絲來為止;
將炸好的面條放入熬好的糖水里攪拌,同時加入葡萄干等。
攪拌均勻之后,放入涂過油的盤子里,用手壓緊壓平,完全冷卻后,切塊裝盤即可。
(素材來源紀錄片《世界面食大會》)
如今,
沙琪瑪從滿族的餐桌走向千家萬戶,
成為普羅大眾的零食。
但對身在吉林的滿族人來說,
這種食物里攪拌著的是對年的渴望,
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冀。
元 宵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每個時節(jié)都有專屬的味道,
對吉林人來說,
正月十五的味道就是元宵。
元宵圓圓的形狀,
也寓意團團圓圓。
(圖片來源新華社)
吃元宵是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食俗。
在漢文帝時期,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
吃元宵的習俗民間說法不一。
一說源于春秋末楚昭王復(fù)國歸途中江面漂浮一紅瓤白果,味道甜美,即是元宵雛形。
一說漢武帝一位叫做元宵的宮女,擅長做一種包裹甜餡的粘食,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
關(guān)于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習俗最早記載見于宋代。
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從《平園續(xù)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tǒng)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jié)的應(yīng)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
(素材來源新華社)
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chǔ),先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
然后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江米沾到餡料表面變成球狀,就成了元宵。
圓滾滾的元宵,寓意著團團圓圓,將從除夕開始延續(xù)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
這融化在嘴里的甜,
一代又一代傳遞著對年的味覺,
也承載著中國人對年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