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我的戰(zhàn)“疫”故事|郭友山:疫情面前勇?lián)?防控一線顯忠誠

手機版百姓熱線
空白

我的戰(zhàn)“疫”故事|郭友山:疫情面前勇?lián)?防控一線顯忠誠

2022年03月25日 16:07

3月20日中午,一輛救護車閃著急促的燈光、響著揪心的警笛沖進了安圖縣松江鎮(zhèn)楊木條村,片刻后又呼嘯而去。車上拉著的正是楊木條村黨支部書記郭友山,他在陪同醫(yī)護人員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進行核酸采樣時,因突發(fā)心肌梗死需緊急就醫(yī)。知道這一消息,村里的老百姓都心疼地說:“郭書記的病都是累出來的!”

深入“疫”線,他是疫情防控的“指揮員”。“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幫百姓之所需,凡事打好提前量”一直都是郭友山的行動準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快、傳播力強,戰(zhàn)“疫”刻不容緩。自接到開展疫情防控的通知后,郭友山第一時間帶頭投身到疫情防控當中去,迅速落實上級有關(guān)要求,成立以他為組長、村兩委成員為組員的楊木條村防疫專班,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通過村民微信群、廣播喇叭、張貼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相關(guān)政策和知識,不斷增強村民防控意識和防控能力。同時,在村口設(shè)置卡點,主動承擔村口卡點駐守工作,做好外來人員的防疫登記,確保能更好地完成全村的摸排工作。正因他時刻駐守在村口,凡事親力親為,楊木條村的村民戲稱他是“定海神針”,因為他們相信“只要有郭書記在,新冠疫情肯定‘進不來’。”

駐守“疫”線,他是守護群眾的“戰(zhàn)斗員”。由于部分村干部必須居家隔離,出現(xiàn)了人員嚴重不足的狀況,防控工作不斷加重……這些都沒有讓郭友山退卻,他始終身先士卒,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全員核酸檢測期間,每天天剛亮,他就來到村委會,拿起消毒工具對村部、商店等重點區(qū)域進行消殺;上午,他配合醫(yī)護人員維護采集點現(xiàn)場秩序、耐心講解核酸檢測重要性,安撫年齡較大的群眾,幫助村民消除疫情帶來的恐慌,對個別不配合身份查驗的人員耐心勸說;下午,他敲門入戶、深度摸排查找未做核酸檢測人員,認真完成核酸檢測清零任務(wù);晚上,他還要與村兩委及其他工作人員進行視頻連線總結(jié)當天工作,制定明天的工作計劃,確保能更好地守護村內(nèi)的父老鄉(xiāng)親。

沖鋒“疫”線,他是為民服務(wù)的“后勤員”。“丁哥,換的煤氣罐就放門口了啊,我剛從外面回來就不進屋了,您記得拿回屋里啊!要是還有需要您就給我打電話……”中午時分,郭友山把村民丁光文需要更換的煤氣罐放在門口,交代幾句就匆匆地離開了。為了解決疫情期間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郭友山還當起了村民的“勤務(wù)員”,他組織本村村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讓需要菜和日用品等的村民在群里報名單,他自己開車出去采購生活物資及醫(yī)療藥品,并按照清單挨家挨戶把物品放到村民的大門口。

不僅如此,他還不忘關(guān)心居家隔離人員和困難群眾,只要一有時間,他就主動打電話了解隔離人員和困難群眾的生活情況,只要村民有需要,任何時候他都是隨叫隨到。疫情管控期間,在得知本村獨居老人樸順蓮突發(fā)肝腹水后,郭友山立刻驅(qū)車將老人送往鎮(zhèn)衛(wèi)生院就醫(yī),使她轉(zhuǎn)危為安。

郭友山的手機就沒離開過身邊,他生怕錯漏了一條信息、耽誤了一項工作,整個人也像是一支搭在弦上的箭,全天24小時待命。然而人力有窮時,長時間的勞累,加上巨大的工作壓力,郭友山病倒在了防疫一線,被緊急送往安圖縣人民醫(yī)院救治,經(jīng)過搶救已經(jīng)脫離生命危險,但他蘇醒后牽掛的仍舊是村里的防疫工作和隔離人員,一再叮囑不要因為自己原因,耽誤了村里的防疫工作,一定要不畏困難,做好對村民的服務(wù)工作。

山河無恙,是因為有人在默默守護,負重前行。郭友山只是松江鎮(zhèn)普通鄉(xiāng)村干部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縮影,他帶給我們的是道不盡的感動、說不完的敬意。

[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nèi)容,如涉及版權(quán),請致電。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聯(lián)系電話:0433—8157607。]

延邊信息港 / 延邊廣電客戶端
標簽: 郭友山  村民  疫情  防控  防疫 

信息廣場

登錄天池云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