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稻田飄香時,稻花香里說豐年。9月28日,記者驅車來到延吉市朝陽川鎮(zhèn)太興村。剛進村,路邊的百畝稻田映入記者眼簾,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動,金黃的水稻染黃了鄉(xiāng)村田野,成為秋日里一道豐收盛景。
漫步在稻田之間,濃濃的稻香味撲鼻而來。延邊農豐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熊傳龍彎腰折下一株稻穗,熟練地剝開稻殼,指著飽滿的米粒笑瞇瞇地對記者說:“今年的水稻長勢很好。你看,這水稻顆粒飽滿,又是一個豐收年!”
沉甸甸的稻穗顆粒飽滿。 李軍廣 攝
今年39歲的熊傳龍是太興村土生土長的坐地戶,也是村里不多見的壯年?!案改付际寝r民,我從小看著他們在地里忙活,一年四季忙三季,雖然沒掙過啥大錢,但只要有活兒干、有地種,他們就一直有盼頭?!毙軅鼾埡陀浾邍Z起了家常。他當過兵、做過工,也曾出國做勞務?!袄显拑赫f‘家中有糧,心里不慌’,對農民來說,守好、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能端穩(wěn)手中的飯碗?!?003年,在外闖蕩多年后,對黑土地有著深厚感情的熊傳龍思慮再三作出決定:回家種地!
“太興村緊靠五道水庫,這里的水質好,特別適合種水稻?!?5年的時間,熊傳龍起早貪黑在自己300多畝水田里辛勤勞作著。他說,最愁的就是噴農藥和撒化肥。每次打藥時,都要背著近50公斤的噴霧器,邊走邊打,一天要打60多壺。水稻抽穗前還要進行四五遍噴藥,經常累到虛脫?!艾F在有了撒肥機,幾個小時就能完成以前好幾天的活兒,效率很高!”
育苗、插秧、灌溉、施肥、防蟲,每個環(huán)節(jié)熊傳龍都精心管理?!懊刻炫c水稻打交道,我總在琢磨和學習經驗。所以,我種出來的大米自然好吃,銷路自然也好?!毙軅鼾堯湴恋卣f。
時間長了,慕名而來的客戶隨之增多,熊傳龍集中收購村民種植的大米,統(tǒng)一銷售。幾年下來,他經銷的大米頗有名聲。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下,2018年,熊傳龍投資180多萬元建了一座大米加工廠,開始自產自銷,并注冊了“常譽”大米商標;2019年,成立延邊農豐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隨后與本村的8家種糧大戶簽約合作,收購價格高于其他農戶?!昂献魃邕€幫助村里解決20余人的勞動力就業(yè)問題?!彪S著村民收入增加,合作社也贏得了村民信任。
熊傳龍在田間地頭查看今年水稻長勢。吉林日報記者 張敬源 攝
記者跟著熊傳龍的腳步向稻田深處走去,一穗穗顆粒飽滿的水稻讓他愛不釋手,“別看現在水稻有1米多高,剛開始稻苗只有小半拃高。沒有插秧機時,只能彎腰把水稻秧苗一株株播種到地里,特別辛苦?,F在,把育秧盤擺好之后,機器就能自動作業(yè),一天就能育5000至6000盤,相當于以前人工的二三十倍?!?/p>
“現在買農機具政府還有補貼,我前前后后省了6萬元錢左右?!毙軅鼾埜嬖V記者,惠農政策給力,種糧更有奔頭了。
近幾年,熊傳龍?zhí)碇昧烁鞣N農機具,從耕田、播種、育苗、插秧到收割、脫粒,種地已完全實現機械化,農民早已不再是“泥腿子”,種地變得省時省力,越來越輕松。
談話間,合作社的村民熊學德找到他,詢問最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艾F在就等著‘十一’之后收割了,現在都是機械化收割,快!幾天就收完了,到時候在廠房里幫忙打包、裝車就行。”熊傳龍說。
提起加入合作社,熊學德臉上滿是笑容。“加入合作社太好了。我家的300畝水田,不愁種、不愁賣,合作社對我們實行‘管家式服務’,每畝地比以前多掙了400多塊錢。農閑時還能到工廠打工,真是一舉多得?!?/p>
離水稻基地不遠處,就是熊傳龍的大米加工廠。除樣品外,去年生產的大米早已銷售一空。脫貧戶丁長忠正在工廠里打掃衛(wèi)生,“我家地少,都合并到合作社里了?,F在我在這打工,每個月能掙5000塊錢,不忙的時候還能照顧著家里的小賣部,日子越過越舒心?!?/span>
在熊長龍的帶動下,村民干得很起勁兒。合作社和企業(yè)先后獲得全國重點扶持補助示范合作社、吉林省綠色無公害種植基地、吉林省AAA級誠信企業(yè)等榮譽稱號。
“合作社自己加工的大米供不應求,我們開始向周邊7個村收購大米,統(tǒng)一加工銷售?!毙荛L龍做起村民的“引路人”,帶著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隨著寧波幫扶延邊協(xié)作產業(yè)項目的推進,熊傳龍的合作社也受益匪淺,大米銷路越來越好,“常譽”品牌大米打入寧波市場?!敖衲辏献魃绨l(fā)展得不錯,畝產量高,大米質量好,迎來銷售高峰。目前,已與近40個客戶簽約訂單,大米遠銷深圳、武漢、寧波等地?!毙軅鼾堈f,合作社今年大米的產量在100萬公斤左右,收入可達300萬元,帶動30多戶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