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社會 > 光東村:朝鮮族村寨的“幸福年”

手機版百姓熱線
空白

光東村:朝鮮族村寨的“幸福年”

2025年02月05日 09:03

大年初二清晨,和龍市東城鎮(zhèn)光東村77歲的宋明玉阿邁早早煨上了辣白菜豆腐鍋,灶臺上擺著剛蒸好的米腸。這是她兩年來頭回準備四人份的團圓飯——在外務工的二女兒李紅花一家,終于踏上了返鄉(xiāng)的高鐵。

"村口新裝的太陽能路燈亮堂堂,柏油路通到每家門口,旱廁都改成了抽水馬桶,跟城市的生活條件一模一樣!"李紅花拉著母親在村里轉悠,手機鏡頭掃過繪著長鼓舞的彩繪墻、寬闊整潔的村路,最后定格在白雪覆蓋的稻田。

宋阿邁的皺紋里漾著笑意:“這兩年村里變化像按了‘快進鍵’,政府給咱裝地暖、修院墻,每月還有養(yǎng)老補貼,日子是越過越好!”

李紅玉沒想到,小時候家家吃的大米飯,如今成為了村子里的支柱產業(yè)。伴隨著鄉(xiāng)村旅游的爆火,光東村通過發(fā)展“農業(yè)+旅游”,聲名遠揚。

光東村黨支部書記金憲告訴記者,近年來,光東村依靠區(qū)位交通、民族民俗、自然稟賦等要素,實施大米加工廠、民宿、民宿租賃等產業(yè)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202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萬元。

錨定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賽道,光東村充分發(fā)掘有機稻田和民俗風情等特色資源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農文旅項目,以農業(yè)產業(yè)為基礎,旅游休閑為形態(tài),風土文化為靈魂,挖掘鄉(xiāng)村的深層價值,在鄉(xiāng)村原有的基礎上做創(chuàng)新,入選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名單,成為長白山旅游沿線熱門打卡地。

為滿足游客需求,村里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和景觀大門,整合村內閑置房屋,建成60戶不同主題風格的特色民宿。2015年至2024年,光東村累計接待游客300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收入3000多萬元。

以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項目為牽引,光東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yè)也飛速發(fā)展。2022年,光東村以“企業(yè)+村集體+村民”的模式,與延邊光東朝鮮族民俗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將60間民宿、稻禾間童野樂園及線上農特產品銷售平臺等資源整合,以三產帶二產促一產,實現(xiàn)三產深度融合發(fā)展,帶動更多村民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目前,已有多家旅行社把光東村納入到行程中,通過項目帶動,光東村可承載旅游轉型升級后的高層次市場需求。公司保底每年為村集體分紅43萬元,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帶領更多的村民走在共同致富的路上。

結合當?shù)孛耧L民情,光東村還舉辦了水稻文化節(jié)、水稻插秧節(jié)等多個帶有延邊特色的節(jié)慶日,將其融入旅游業(yè),向游客展現(xiàn)了生機盎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時組建朝鮮族民俗藝術舞蹈隊,為來到光東村觀光旅游的游客進行民俗演出,每年演出超過100場,增加村民舞蹈隊收入3萬多元。

此外,光東村還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注冊農副產品商標,讓村民們自己種的大米、木耳、蘑菇、蜂蜜等土特產品不愁賣,由公司統(tǒng)一收購、統(tǒng)一銷售,幫助增加農民收入。

最讓李紅玉安心在外打工的是,母親視頻時總念叨的"巡回服務隊"——兩年前,光東村成立了巡回小組,由村干部帶頭、小組長、黨員共同,每周不定期全覆蓋走訪村里的獨居老人,給予一定生活方面的照顧和幫助,對母親自己在農村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

大年初六一早,李紅花一家踏上返程汽車,行李里塞滿了母親腌的泡菜。汽車緩緩啟動,透過車窗她望見,稻田里“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等標語格外耀眼,路過走訪的巡回隊員笑著同母親打招呼,終于紅了眼眶卻笑出聲:"這可比我們寄再多的錢都踏實!"

來源:彩練新聞

初審:佟焱

復審:李雪梅

終審:孫明暉

[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如涉及版權,請致電。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聯(lián)系電話:0433—8157607。]

延邊信息港 / 延邊廣電客戶端
標簽: 東村  旅游  鄉(xiāng)村  民宿  游客 

信息廣場

登錄天池云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