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延邊檢察 > 敦檢說法|深化法治宣傳教育 預防重新犯罪發(fā)生(第1343期)

手機版百姓熱線
空白

敦檢說法|深化法治宣傳教育 預防重新犯罪發(fā)生(第1343期)

2023年05月09日 14:17

2022年以來,敦化市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危險駕駛案件中發(fā)現(xiàn),此類犯罪之所以居高不下,犯罪嫌疑人均存在一個共同特點,即明知酒后駕車存在危險,卻“心存僥幸”,鋌而走險,殊不知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還是被查獲。此類人員中,既有初犯、又有酒后駕駛機動車受過行政處罰人員、更有醉酒駕駛機動車受過刑事追究人員。

由于危險駕駛人員“心存僥幸”心理的特殊性,可能隨時有再犯風險。因此,檢察機關通過辦理此類案件,與公安機關、審判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加強配合協(xié)作,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從預防重新犯罪角度出發(fā),改變以往就案辦案的傳統(tǒng)觀念,注重加大對此類人員的法治教育力度,通過以案釋法,真正做到減少重新犯罪率。

在審查起訴環(huán)節(jié)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案件在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一般都能夠認罪認罰并簽訂承諾書,愿意接受相應的刑事處罰,保證今后遵紀守法,并請求司法機關從寬處理,但是對自己在犯罪起因、社會危害程度上缺乏清醒認識;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辦案人員通過告知、提審、訊問、認罪認罰同步錄音錄像等程序,有針對性的對其普法教育,剖析其“心存僥幸”心理、如何克服僥幸心理的方式方法等。同時,以生動形象的典型案例警示犯罪嫌疑人危險駕駛行為帶來的社會危害和嚴重后果,以及依法應當受到的刑事處罰,促使犯罪嫌疑人真誠具結悔過,自愿認罪認罰。

在開庭審理階段深化法治宣傳教育 

將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交付審判,是對那些可以適用緩刑處罰、應當適用監(jiān)禁刑處罰的犯罪人員。在莊嚴的法庭上,對他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門法治宣傳教育,效果明顯。通過開庭審理,對于初犯、又受過同類行政處罰人員、以及再犯人員區(qū)別對待,以速裁程序集中開庭審理和簡易程序單獨審理等形式,分類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促使犯罪嫌疑人在陳述中真誠悔過,認罪服判,不辯解、不上訴。

對判處監(jiān)禁刑人員強化法治宣傳教育

被判處監(jiān)禁刑人員,主要是那些法律明文規(guī)定不適用緩刑處罰的人員,如血液酒精含量較高、無駕駛資格、發(fā)生交通事故、被查處時有駕車逃跑或嚴重抗拒檢查行為的、曾因酒后駕駛機動車受過行政處罰或刑事追究的、駕駛營運機動車輛等情形,由于犯罪情節(jié)嚴重,在他們服刑期間,利用集中關押的特殊條件,通過播放專題片進行警示教育、進行普法講座等形式,使犯罪嫌疑人學法、懂法、守法,敬畏法律,提高法律意識。

與社區(qū)矯正部門配合協(xié)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危險駕駛犯罪的矯正對象一般是指犯罪情節(jié)較輕,被判處拘役緩刑的人員,由于犯罪性質的特殊性,檢察機關加強與社區(qū)矯正部門配合協(xié)作,以委托調查評估為前提,根據(jù)裁判的內容和社區(qū)矯正對象的性別、年齡、心理特點、健康狀況、犯罪情節(jié)、悔罪表現(xiàn)等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矯正方案,實行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矯正方案突出重點,注重強化普法教育,播放普法教育片、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講座等形式,為預防重新犯罪打下堅實基礎。

注重實效建立機制深化法治宣傳教育

根法律規(guī)定,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人員,醉酒程度在130毫克/100毫升以下,且系初犯,認罪、悔罪,不具有法律規(guī)定的從重情節(jié),可以認定犯罪情節(jié)輕微,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對于此類人員,由于“心存僥幸”,可能隨時有再犯風險。因此,檢察機關專門建立案件回訪考察幫教機制,考察期限為六個月,考察時注重實效,方法靈活多樣,主要以走訪、電話聯(lián)系為主,在不影響辦案的同時,適時、適度進行法治宣傳教育,以期達到預防重新犯罪目的。

[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如涉及版權,請致電。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聯(lián)系電話:0433—8157607。]

延邊信息港 / 延邊廣電客戶端
標簽: 犯罪  宣傳教育  法治  人員  矯正 

信息廣場

登錄天池云賬號